6月28日11:28,由中建四局参建的长沙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载客运营,这条纵横星城南北的地下交通大动脉成功载客,标志着长沙市轨道交通前两期建设规划实现圆满收官,长沙市轨道交通规划“米”字型骨架、双“十”字拓展线网格局基本形成!至此,市民可乘坐地铁直达长沙主城区的六区一县,便捷畅通的“全面网络化”地铁时代将正式开启,“半小时地铁生活圈”将覆盖星城。长沙市委副书记、市长、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到场宣布“长沙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载客初期运营”。
据悉,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呈南北走向,主要沿万家丽路行进,线路全长35km,共设26个车站,其中一期线路全长22.5km,设车站18座,均为地下车站,其中特色站4座,分别为圭塘站、万家丽广场站、马王堆站、马栏山站;列车采用6节编组B型列车,全线标志色为黄色。中建四局承建两站一区间,分别是:“韵律动感”的万家丽广场站、“历史与现代”交融对话的马王堆站和万马区间。
5号线一期于2015年11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,项目自进场以来,经过长达近5年的不懈努力,于2020年5月25日顺利完成所有施工任务,如期交付。
万家丽广场站为一期工程的第10个站,为2、5号线的换乘车站,采用十字换乘形式,车站位于万家丽路与荷花路十字交叉路口下,车站主体结构位于万家丽高架桥正下方。由于主体基坑位于高架桥下方,空间小,地连墙钢筋笼采用分节吊装,钢板焊接连接的新工法克服了桥下低净空的施工困难。车站主体采用了业内较少用的盖挖逆做法,避开了附近行人车辆流量大、地下管线较多等施工干扰。万家丽广场站于2016年1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,先后克服与既有车站相接施工、盖挖逆作法质量控制难度大、周边及上部建筑物变形风险控制难度大、低净空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施工难度大、钢立柱安装精度要求高等施工难点,于2018年7月28日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。
马王堆站位于汽配城大门广场地块内,基坑边缘距离附近安置房仅有2.5m,车站西侧还有两处浅埋暗挖通道,且施工范围内存在近10m厚的富水砂卵石层,施工过程中随时会遇到涌水涌砂险情,进而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。马王堆站于2016年4月1日开工建设,项目管理团队先后克服交通导流及工作环境影响大、征拆困难、顶管施工安全风险大等施工难点,于2017年11月25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。
万马区间下穿万家丽高架桥,周边建筑密集,近距离侧穿万家丽快速路高架桥桥桩,沿线地面标高为32.7~33.9m,全长773米。线路纵向设V字坡,最大纵坡为14‰,隧道埋深约16.5m~20.4m。区间联络通道位于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内,采用盾构法施工。万马区间右线于2018年5月11日盾构始发,左线于2018年8月13日盾构始发,右线左线分别于2018年11月18日、12月26日实现洞通。
万家丽广场站、马王堆车站是长沙地铁5号线施工风险最高、整体工期最紧,是制约全线能否如期顺利通车的关键性控制工程。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,呈现出“深、大、近、紧、难”等特点。在面临项目体量大、风险高、工期紧、任务重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极高等重重压力下,项目部管理团队主动担当作为、攻坚克难,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克服富水砂卵石层、平顶直墙浅埋暗挖、管线迁移、高架桥下低净空等难题,以“攻坚克难抢节点,全力以赴保工期”为主旋律,强化组织管理,创新科研工法,稳步推进施工生产。目前,项目部共申报获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,已授权4项,已受理3项,已完成中建四局局级工法2项、省部级QC奖项3项,大大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。近五年来,项目部先后荣获2017年湖南省“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”,2017年湖南省“项目考评优良工地”,2018年湖南省“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”,2018年“长沙市绿色工地”,2019年“长沙市优质工程”等荣誉,因两站施工现场均属于长沙市闹市区,施工噪音对周围影响较大,项目部与劳务班组工人共同研发出无声破碎剂岩土破碎法,被央视CCTV10科教频道《我爱发明》栏目专题报道,并作广泛推广。
5号线载客初期运营后,聚线成网的蝶变效应,将全力带动长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“红黄蓝绿紫”五彩地铁将为现代化长沙带来更快节奏、更高效率,也将全面激活星城人民“半小时生活圈”,大力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,为长沙“中国最具幸福感”城市名片再添生动注解。中建四局将继续深耕国家轨道交通建设,助力长沙打造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,努力为长沙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(路桥分公司 宋韬、武建飞)